Loading...

5.28 亿融资砸向杭州具身智能公司:清华叉院机器人天才坐镇,被称为“中国版 Figure”

具身智能领域又迎来了新的融资消息!就在今早,具身智能创业公司千寻智能(Spirit AI)宣布成功完成了5.28亿元的Pre-A轮融资。

这是该公司公开的第四次融资。

该公司成立于2024年2月,到去年12月中旬,已经迅速完成了三轮融资,种子轮和天使轮共计融资2亿元。

根据官方发布的信息,这一轮的Pre-A融资参与方范围广泛——由阿美风险投资旗下的Prosperity7 Ventures(P7)领投,招商局创投、广发信德、靖亚资本、东方富海、华控基金等多家资本深入参与,并且华发集团、浙江省科创母基金与上市公司浙江东方在杭州共同发起成立的善富科创子基金也给予了战略支持。

此外,老股东达晨财智、柏睿资本、弘晖基金和千乘资本在本轮中继续加大投资。

由于其技术路线与硅谷明星企业Figure高度相似(如通用人形机器人和具身大模型),千寻智能在业内一度被称作“中国版Figure”。

如今,Pre-A融资顺利到位,千寻智能的计划是:

持续加速具身大模型的迭代、机器人本体的进化以及人才团队的建设。

最新技术动态:AI与机器人双管齐下

让我们来看看,投资者们为何如此热衷于这一家公司。

从技术角度分析,主要涉及AI和机器人两个方向。

在AI方面,千寻智能最近披露了自主研发的VLA Spirit v1抢先版。

官方展示的视频中,镜头平滑记录了两个机械臂高效叠放N件衣物的过程。

5.28 亿融资砸向杭州具身智能公司:清华叉院机器人天才坐镇,被称为“中国版 Figure”

当然,这次的连续长程复杂任务是由Spirit v1抢先版驱动的。

“复杂”之处在于,衣物的褶皱、材质和摆放形式具有极高的随机性,因此每一步操作都面临不同的挑战。

5.28 亿融资砸向杭州具身智能公司:清华叉院机器人天才坐镇,被称为“中国版 Figure”

千寻智能表示,这是国内首次攻克柔性物体长程操作难题。

而Spirit v1的正式版本也即将发布。

在机器人方面,千寻智能也预告了其首款商用级人形机器人即将正式发布。

这款机器人的名字为Moz1:

5.28 亿融资砸向杭州具身智能公司:清华叉院机器人天才坐镇,被称为“中国版 Figure”

官方介绍如下:

Moz1是国内首款高精度全身力控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具备26个自由度(不含灵巧手),基于全球功率密度最高的一体化力控关节构建。

与此同时,Moz1的一体化关节功率密度比马斯克旗下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提升了15%。

千寻智能简介

在技术进展上表现不俗,实际上该公司在具身智能领域也算是一个新兴选手。

成立于2024年2月,总部位于杭州,目标是研发通用人形机器人和下一代具身大模型。

目前,千寻智能主要关注智能制造、物流和康养等高附加值领域,已完成80多个场景调研,预计2035年交付数百台产品。

此外,该公司还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学校共同建立实验室,定向培养博士人才。

公开资料显示,千寻智能的团队成员来自UC伯克利、CMU、清华北大等顶尖学府,以及字节跳动、小米、腾讯等知名企业。

创始人兼CEO韩峰涛是一位在机器人领域内的连续创业者,擅长技术工程化与商业化落地。

他曾担任珞石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兼CTO,负责交付超过2万台工业机器人,服务于20多个行业场景。

联合创始人高阳是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的助理教授,曾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与Pieter Abbeel等人合作进行博士后研究。

目前,高阳负责具身视觉与机器人实验室(EVAR Lab),专注于利用AI技术为机器人提供支持,致力于打造通用的具身智能框架,他提出的ViLa算法被Figure采用。

去年12月,在量子位举办的MEET 2025智能未来大会上,高阳也分享了他的观点。

5.28 亿融资砸向杭州具身智能公司:清华叉院机器人天才坐镇,被称为“中国版 Figure”

在具身智能大潮中,敢于给出明确预言的人并不多,高阳就是其中之一。

“具有实体机器人可以帮我们完成各种我们不想做或懒于做的事情,这就是我理解的具身智能。”他说。

他每天晚上回到家已经很晚,可能想吃夜宵,吃完后又懒得收拾盘子;周末家里一团糟,想让一个机器人帮忙收拾;实现一位七旬老太太的机器人养老梦想……

这正是高阳和团队创立千寻智能的初衷。

我最大的理想和愿望便是希望十年后,世界上有10%的人可以拥有自己的机器人。

即将过去的3月,具身智能领域真是热闹非凡

热闹程度非同寻常。

仅在这个3月,具身智能领域就不断传出动态和融资消息。只กล่าว最近一周——

3月24日,奇晖君创业,公司新任CEO为华为前副总裁的智元机器人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腾讯进行领投。

此次融资为腾讯在当前具身智能热潮中首次出手。

据了解,智元机器人将以150亿元的估值进行下一轮融资。

3月25日,另一个具身智能领域的新参与者引发了广泛关注。

原力灵机由姚班天才范浩强以及其在AI四小龙之一旷视的两位前同事共同创办。

公司成立于去年12月17日,3个月内成功融资2亿元的天使轮。

3月26日,刚刚低调出发的具身智能创业公司它石智能宣布了1.2亿美元的天使轮融资,创造了中国具身智能行业最大天使轮融资纪录,引起轰动。

这家公司的核心人物包括两位自动驾驶领域的佼佼者:一位是来自L2的陈亦伦,代表智能驾驶;另一位是来自L4的李震宇,代表Robotaxi。

此外,还有华为“天才少年”计划的首批入选者丁文超担任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

同在3月26日,追觅科技孵化的独立机器人公司魔法原子举行在线发布会。

发布会上分享了其在工业和商业两大应用场景中的表现,并公开了首个具身智能大模型“原子万象”,以及后续的一系列计划。

3月29日至30日,2025中国具身智能大会(CEAI 2025)在北京举行。

会上发布了“具身智能的十五大重点方向”和《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具身智能白皮书》。

这“十五大重点方向”包括:

多模态具身感知、具身自主学习、具身大模型、具身世界模型构建、具身操作、具身导航与路径规划、具身人机协同、群体具身智能、具身知识推理、具身智能仿真平台、具身智能从仿真到现实环境的迁移与泛化、具身智能安全、具身对话与交互、具身强化学习与自适应控制以及具身意识与情感。

……

这仅仅是一些传播广泛的案例。

如果要详细列举,实在是数不胜数。

如此火爆,难怪高盛预测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540亿美元。

但Sector incêndios依然有一个问题萦绕在这个领域之上。

正如上周末中关村论坛期间,银河通用、星动纪元、穹彻智能、乐聚机器人等具身智能创始人讨论的那样——

具身智能的ChatGPT时刻,究竟何时到来?

综合多位专家的意见,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

具身智能的ChatGPT时刻必定会到来,但不会是如同大语言模型孕育出ChatGPT那样瞬间惊艳的局面,而是一个长期的积累与推进的过程。

这个周期或许比较漫长,但这并不会阻碍人形机器人的持续应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量子位(ID:QbitAI),作者:衡宇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