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最后一次创业最新进展:暂别 AR,迎来 AI Jarvis
根据计划,细红线预计将在蛇年春节前后推出首款新产品,消息显示该新品的主打是一个软件解决方案,并配有一款 AI 本地硬件,“概念非常前卫”,一位内部员工如是表示。然而,内部对该产品的销量并不抱有太大期待,“新事物往往没有参照标准”。
「前夜」
大约一个月前,细红线的员工罗霄发现一群人被调往北京郊区,进入了一个秘密的研发阶段。他意识到,“这个新品”可能即将推出。
细红线是罗永浩在两年前宣布创办的增强现实公司,被视为罗永浩的最后一次创业。2024年4月,罗永浩在直播中首次预测将推出一款神秘产品,并称其“颠覆性、破坏性创新”。
《新视界》了解到,多位细红线的工作人员透露,此次新品的主打是一个 AI 软件方案,并将推出两个版本的硬件。
“最终价格尚未确定,但内部预期不会太便宜”,一位细红线的内部人士表示。
来自国内 AR 四小龙之一的罗科感到,罗永浩推出的新品可能与 AR 的关系并不大,“短期内AR 项目在电池、芯片和光学上都很难有突破,国外产品的天花板是 Meta 的 Orion 项目”,因此业界认为,罗永浩难以接受“半成品”。
最近几天,为了加快研发,细红线的封闭小组员工也已经连续多天高强度工作,“每天只能睡5、6个小时”,一位细红线的员工对《新视界》表示。
当罗霄最初了解到罗永浩的设想时,他觉得前景不乐观,“很难落地实现”。市场上几乎没有可以对标的产品。而且,多位细红线的员工向《新视界》表示,“与锤子科技时期类似,老罗对产品的期望依旧很高,完美主义也给开发带来了挑战”。
这些信息让人不禁联想到在2024年初CES展上“惊艳”亮相的 AI 硬件RabbitR1,该产品由前渡鸦科技的创始人吕骋开发,预售首日便售出一万台。
据介绍,Rabbit R1内置了一个“全新的基于 AI 的系统”,用于改变用户与应用之间的交互方式。
然而,仅三个月后,其在行业内的评价却褒贬不一,得到实物的人们将Rabbit R1视为一个“半成品”。这为细红线提供了重要的前车之鉴,《新视界》了解到,细红线此次新品发布不计划进行预售,而是在发布的同时即可购买,“这导致整个开发周期非常紧迫”。
一位细红线的早期员工向我们透露了更多细节,这次新品的研发经历了多次方向调整,最初大家一致认为应该研发 AR 操作系统,但在2024年初,方向彻底改变,“由于新的 AI 软件探索项目优先级很高,占用了所有的软件开发资源,再加上本身在 AR 底层系统开发上经验不足,需要持续攻克,AR 项目的开发因此停滞。”
更直白地说,罗永浩的 AR 眼镜在此次新品发布中,大概率无法面世。
「AR」
2022年,全球技术热潮的代名词仍然是 AR。
科技巨头们持续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谷歌在 I/O 大会上展示了具有实时翻译功能的 AR 概念眼镜,谷歌 CEO 皮查伊表示,这是计算的下一个前沿。
在技术层面,高通也发布了面向 AR 终端的分布式计算平台——骁龙 AR2 Gen 1。第一代 AR 眼镜产品也在这一年进入酝酿阶段,当年发布和曝光的产品数量达到了30多个。
罗永浩和他的合作伙伴认为,AR 是下一代计算平台,他们展望未来3-5年,能够带领一个千人规模的团队,抢占先机,打造出具有代表性的AR 产品和操作系统。
为此,他们招募了锤子科技时期的老员工以及来自大型公司的AR硬件开发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
“在中国,可能只有老罗这样的创业者愿意全力投入AR。”细红线的员工子瑜对《新视界》表示。许多从大厂离职加入的员工对这一点高度认同,老罗的影响力对 AR 赛道形成了关键优势。
从锤子科技时代随罗永浩工作的细红线员工张承泽则认为,这次与往常不同。早期,老罗通过900万的启动资金进入手机市场时,人们称他为“骗子”,而如今,罗永浩在产业链和互联网行业积累了更多资源。并且,他至今仍在偿还债务,这使得供应商愿意继续与他合作。“硬件的生产和制造对细红线来说并不是难题。”
据《新视界》了解,细红线团队在巅峰时期曾达到150余人,但与罗永浩期望的千人规模仍相去甚远。
这意味着,开发 AR 眼镜几乎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
一切仍在起步阶段。过去的一年,硬件与软件团队共同发起了向下一代计算平台的挑战。在2023年,细红线的第一代 AR 眼镜原型机被打造出来。
子瑜对《新视界》说,那是一个类似于微软MR头显HoloLens的大型项目。
与罗永浩团队有过合作的云服务商人士在看到初代原型机后大为震惊,“太重了,像头盔一样,这根本无法量产。”
子瑜认为这是对初代机的误解,其需求是尽可能满足老罗对交互革新的想象,尽力堆叠各种功能。
“例如,HoloLens和Magic Leap这样的全功能AR眼镜,由于属于新的产品形态,早期的原型机与最终发布的产品间的差距通常是天壤之别,早期原型机是通过加法快速探索各种可能性,同时开发自己的AR操作系统(OS)。”
理应优先攻克的AR系统,在第一年则一直处于未完成状态。
“软件一直出现问题,或者说存在很多bug,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从细红线内部的技术储备来看,开发这个OS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想想看,PICO组织了上千人的团队,花了很多年才打造出一个完整的系统,而细红线刚成立不久,招人总要经历过程,”另一位细红线员工表示,开发软件的挫折几乎是细红线必然会面临的问题。
「蝴蝶扇了扇翅膀」
如果你是创业者,当大势发生逆转时,你会随波逐流,还是坚持自己的方向?
这个问题真实地发生在了罗永浩和细红线团队身上。
“如果开发过程大致顺利,再加上一点好运气,我们希望能够在 AR 时代率先推出一个类似2007年 iPhone + iOS 的产品,成为下一个平台上类似苹果的公司。”罗永浩在创业之初曾如是说。
但现实却恰恰相反。
2023年11月,来自大洋彼岸的OpenAI扇动了一下翅膀,推出了一个引发全球轰动的产品,瞬间吸引了全球的视野。
“老罗对新事物一向很有兴趣,他很难不被ChatGPT吸引。”
据细红线内部员工透露,早在ChatGPT问世不久后,细红线便秘密研发类似的AI产品。
“那时软件团队的成员突然都不再关注原本的工作”,前述员工表示,“老罗反应非常迅速,软件团队立刻开始着手制作一个AI应用的demo。”不过,这个秘密研发的AI软件项目后来并未向外发布。
细红线内部迅速达成新共识,大语言模型改变了整个软件生态,“未来的软件必须基于AI来开发。”
这也暗示着之前一年的努力几乎没有成效,除了这一点,整个团队需要寻找新的战略方向。
不仅细红线的战略部门忙着做好市场调研,各部门负责人也时刻准备向老罗做战略汇报,以便通过研究新市场和趋势帮助罗永浩做出决策。
当时,AR四小龙中的几家公司也纷纷调整方向:雷鸟创新、rokid 和 Xreal相继计划进入 AI 眼镜市场。团队整理了相关市场资料,2024年,细红线也曾面临是否进军AI眼镜市场的决策,但这一方向后来没有成形。“硬件层面仍显不成熟,”另一位细红线员工认为,“细红线必须找到一个可行的折中方案。”
2024年第一季度,团队最终决定将软件开发的方向固定为 AI Agent。为了解决落地问题,人才是细红线团队遇到的另一个重大障碍。
目前,细红线仍在大力招聘 AI 算法工程师,主要任务是探索大模型与端侧应用结合的软硬件一体交互技术,工作内容包括领域大模型的训练微调、智能体构建、RAG(检索增强)、多模态理解等。
当前,罗永浩绝大多数时间都身处美国,以便获取更多前沿的AI相关线索,未来这里也将是细红线新品的主要销售市场。
「理想主义,会消亡吗」
“无论如何,这应该是我最后一次的创业,我会把我所有的一切都投入进去,我相信一定会给这个世界留下些东西。”
两年前入行时,AR行业仍充满希望,罗永浩和员工们描绘了长期规划,预期在AR消费电子成熟之前,用五年时间,每年研发一款原型机用于内部操作系统开发,不对外发布产品。
“现在看来,最初(2019年)整个行业的想法过于乐观”,一位接近罗永浩的人士表示,“这五年之约显然是不够的。”
一位资深从业者对《新视界》表示:不断探索和调整技术与产品方向在 VR / AR 行业尤为常见:“VR / AR 行业是一个频繁试错的行业,大家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一致的看法,就是 AR / VR 仍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同时行业进入门槛高。”
就连 Meta CEO 扎克伯格为了实现 AR vision,投资了上百亿美元,但至今仍未推出一款真正面向大众的成功消费级产品。
对于一家创业公司来说,要在AR时代争取一张船票,绝非易事。“现阶段参与者众多,但其中不少人严重低估了这个行业的困难程度。谁能够坚持到最后都是未知数。”他指出。
据《新视界》了解,AR赛道对资金的需求很高,绝大多数AR公司在一年时间之后就会开启下一轮融资。与此类创业公司рыrokid自2014年成立以来已经进行了13轮融资,其中仅在2024年就完成了合计6亿元的两轮融资。同样,对于创业公司的雷鸟创新,在2024年也进行了多轮融资,融资规模同样在数亿人民币。
罗永浩所面临的依旧是一场持久的战斗。尽管如此,细红线一直没有推出硬件,这使得成本始终处于相对可控的范围内。
在双十一前夕,罗永浩曾特别回到国内“营业”,这是他近期少有的焦虑时刻,“如果一年内能凭空出现一个亿,老罗绝对不会再直播了。”前述人士透露。
虽然后来外界普遍认为直播带货是罗永浩迄今最成功的创业经历,但他本人对此其实相当抗拒,甚至在最近一年有些反感,“老罗社交恐惧,直播一旦频繁就会状态不佳。”
目前,细红线亟需的是更多时间、耐心与资金,“据我所知,老罗肯定不会放弃AR”,前述接近罗永浩的人士告诉我们。
一些早期员工心中也留有遗憾,在他们看来,初代原型机作为探索性产品在性能表现上并不逊色,只需时间和资金进行迭代,“但确实在那个时候很困难,我们充分理解老罗的决策,”子瑜称。
“无论如何,我们仍然祝福老罗,希望他能在AR领域取得成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凤凰网科技(ID:null),原标题《独家|罗永浩最后一次创业最新进展,暂别 AR,迎来 AI Jarvis》